为怨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归一

怎样开示冤亲债主_百度知道净空法师:如何化解冤亲债主怨结_百度知道& 真有怨亲债主附体缠身这样的事?
  你只要打开网页输入“怨亲债主附体缠身”,点击搜索,马上会出现许多怨亲债主附体缠身的条目,有些还附有处理的方法。那么,是不是真如网上传说的那样有怨亲债主附体缠身这样的事?在过去,对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过怀疑,尤其是2003年听净空老法师讲经的光碟中穿插的两个小故事后,更是没有半点怀疑。  一个故事说的是在过去的某个朝代,有个三世修行的大和尚,在第三世的时候,由于道行高深,被皇帝封为国师,并偿赐了一件非常珍贵的宝物。大和尚也非常喜欢这件宝物,爱不释手,一时生了贪爱心。由于贪爱心的生起,护法神走了。护法神这一走,问题出来了,据说一个跟了他三世都没有机会下手的怨亲债主,这下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让大和尚长了一个人面大疮。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在过去的某个朝代,有一个将军,他看破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不想再在这其中打滚浪废宝贵的生命,于是准备出家修学佛法。但是,他的妻子却不同意丈夫出家,因为她非常爱她的丈夫,使尽了浑身懈数劝丈夫不要出家。但将军铁了心,任妻子怎么劝,一个心思就是要出家当和尚。妻子没有办法,最后只好以死相要挟,对丈夫说,如果你坚持出家当和尚的话,我就去跳河了结这条生命。将军本以为妻子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出家后,妻子当真跳河自尽。  将军出家后,潜心佛法,非常精进,当了首座大弟子。有一天师父对他说,我已没有什么可教你的了,准备把你送到金山寺进一步深造。到金山寺后,将军仍然很精进,不久成了金山寺的首座大弟子。忽然有一天,就是这个首座大弟子竟然跳海……好在众师兄弟将他及时救起,这才幸免于难。这件事让众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更让大家震惊的事还在后面,没过多久,这个首座大弟子又去跳海了。如此几番折腾,金山寺的方丈只好把他送回了原来的寺庙。回到原来的寺庙后,师父对他很优待,安排了单独的寮房,并且早晚课也随他,愿意参加就参加,不愿意参加就算了,不勉强他。  有一天早晨,师父让弟子去叫他吃饭,屋里竟然没有回应,于是将师父请来,把门撞开后,发现后窗开着,师父心里一惊,感觉事情不妙,因为屋后面是一条河,莫非……果如师父所料,弟子们在河的下游打捞起了这个首座大弟子的尸体。据说将军之所以三番几次的跳海、跳河自杀,就是他死去的妻子附体缠身作的祟。  虽然第一个故事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不要对世间的宝物生贪爱心,第二个故事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即使出家也要征得家人的同意,否则,不会有好结果。但这两个故事同时也传递出另一个信息,那就是真有怨亲债主附体缠身这样的事。在过去,我也深信有这样的事,但随着对佛学了解的逐步深入,我渐渐产生了怀疑。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众生死后,根据各自造的业而到不同的地方投胎受报,或天,或人,或修罗,或畜牲,或饿鬼,或地狱,没有例外。佛经典籍中有这样的话,业力大过佛力。连佛祖都不能随意改变一个人的业力。既然这样,那么,这些宿世的怨亲债主又怎么可能会是例外,不受业力的支配呢?  如果真有怨亲债主附体缠身这样的事,那就是说在六道之外还存在一道不受业力支配的众生――怨亲债主,这怎么可能呢?在佛经中我没有看到过有这样的记载。要知道,六道不是佛菩萨或者是哪个神仙搞出来的,而是众生自己搞出来的,佛祖不过是将这些存在的现象归纳后告诉大家,造什么样的业会轮回到那一道,怎样修行才能脱离苦海而已。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怨亲债主附体缠身这样的事是不存在的,尤其是我们佛弟子更不应该相信。  我不知道我的这个观点是不是正确的,为了印证我的这个观点,我想我还是应该找我的皈依师演法方丈或者是宗南师请教一下。来到昭觉寺,看到几位在那里印赠佛经结缘的居士,我本想向他们问一下演法方丈或者是宗南师的住处的,没想到几位居士热情地招呼我进去坐。我想坐一下也行,正好找这几位居士谈谈自己的想法,看他们的观点是怎样的。  我将我的看法如实叙述一番后,坐在我对面的那位年轻的女居士告诉我,你只要读了《妙法莲花经》,把心量拓宽后,怨亲债主就没有了。我虽然不赞同她的这种说法,但没有明白说出来,因为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才妥当,才不会引起没有必要的争执。就在这时,坐在我侧面的那个年老的男居士问我看过《妙法莲花经》没有,我如实告诉他看过的,并且不止看过一遍两遍。  听我这样说,那个男居士又问我看懂了没有。我想了想后对他说:“佛经中的内容太博大精深,能真正读懂一二句也就不错够受用了。”见我这样回答,那个男居士指着桌上放着的《妙法莲花经》对我说:“你请一本回去嘛,看懂了就没有怨亲债主了。”停了一会儿后扭过头又望着我说:“我就没有怨亲债主!”见男居士这样说,另一个站在旁边的中年妇女也随声附和道:“我也没有怨亲债主!”见我不说话,那个男居士问我:“你有没有怨亲债主?”我不假思索回答他:“有的,并且不少!因为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造过很多杀业,死在我手里的生命应该是很多的,比如鱼虾等小动物。这些怨亲债主在哪里呢?它们在其它道,在不同的时空里等着我,等我业报到它们那一道的时候,自然会与我纠缠不清。就是在人间,我也有怨亲债主。那些与我纠缠不清的人,不是怨亲债主是什么?”见我这样说,那个男居士显得很不舒服,不耐烦地对我说:“这个问题我跟你说不清,你还是去找宗南师吧!”  我继续往前走,就在我寻找宗南师住处的时候,一个老和尚匆匆忙忙朝着大雄宝殿的方向走了过来,我忙上前礼问。老和尚告诉我,已经敲钟了,他要去念经,宗南师也不例外。既然这样,我只好改天再来请教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就又到昭觉寺,由于不知道演法方丈和宗南师的住处,只好在寺庙里瞎转游,希望能遇到个和尚打听。不知不觉转到了藏经阁,抬头忽然发现阁外的桌前坐着一个小师父,那样子很是庄严,我忍不住上前礼问。  小师父用肯定的语气告诉我:“没有这样的事!但因果报应是有的,就像欠债还钱一样。”“哦,明白了,我是这样理解的……”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小师父打断我的话说道:“不需要理解,明白就是了。还有其他问题没有?”我想了想,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的了,于是致谢作礼而退。  在回家的路上,我仔细思考小师
红袖短篇文学手机站上线了,支持手机创作!快使用手机访问
查询内容:
关 键 字:
作者的其他作品
本版责任编辑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修行功德千万不要只回向给冤亲债主
按:上师嘎玛仁波切在以前关于功德回向问题的开示中,明确表示修行功德应该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但许多汉地经典后面都有印经者注明要将念经功德回向给历代冤亲债主,这样做对吗?相信看了本文,您能有所明白。本文全文转载自博客,原文标题:《
应该怎么给冤亲债主做回向?--开愿法师
》,链接地址:
问:师父,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如果我给别人回向的话,会招很多的众生过来,到时候我自己修行不进去了,因为我自己的冤亲债主没有解决。这样是不是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对生活、修行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开愿法师:不会!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对立之中来的。对立是因为你的内心狭小而造成的。你的心量大了以后,得的福报就大。相对来说,即使你有冤亲债主,你的福报大了,他们得到的就更多,如果你单单为他们回向,他们不一定能得到。你对这个社会作了贡献了,有了福报了,你的冤亲债主一看:我过去跟他有仇,你看他有福报了,我得到好处了。他不但不会障碍你,还来护持你!这个观念不一样。哎呀我跟你是冤家,我要讨好你,回向给你。人家愿意接受的还行,不愿意接受的还说,你看,你不行啊,巴结人家。那你不用这样想,默默地我去为一切众生服务。把这个心量放大了以后,你的福报就很大了。&
你为你的冤亲债主去专门回向的话,比如福报像一个球一样,如果你为法界一切众生去回向的话,那这个球就更大了。他也在里面一部分,但是他得到的福报就不一样了。比如你给你的冤亲债主去回向,好像盛功德水一样,你是一个小碗,你给一切众生回向的话,那功德水是一大盆,这一大盆,你舀一碗给你的冤亲债主,不够再舀一碗,还可以啊。那如果你单单为他们回向,就这么一小碗,你那个器皿就那么大,那盛不下嘛。所以大家执着于,哎呀我的冤亲债主,不知道法界是一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和自己是一个生命体!常常听经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切众生和自己同一体,你说哪一个是冤亲债主,哪一个是亲人?都是同等的!你为什么要把那个界限给分开呢?为什么把自己束缚起来呢?所以,这都是心量不大造成的。
不是经常听人说,心量小,生三恶道;再大一点,生三善道;再大一点,把六道轮回给突破了,挤破啦!你的心量大,把六道轮回全装到你心里去了,你的心遍满虚空了,这个时候你这个真心就不受这个轮回的牵扯了!你的心量再大,大到虚空法界尽收在本心里面,那你就成佛了!十法界你都突破了,这才是真的!不是说给冤亲债主回向越多越消,而是越回向越迷,因为本来你的心量是遍虚空法界那么圆满那么大的,你回向缩到那么小,然后又有障碍,一有障碍的时候,就说哎呀这冤亲债主越来越多了,修行越来越不得力,所以造成一种修不动,造成一种偏激。这叫没有理解佛的真实意!&
(选自日开愿法师在北京给弥陀大愿师兄们的答疑开示)
(责任编辑:妙翔)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烧元宝给怨亲债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